种子图片

黄芩种子 种植技术

浏览次数: 次  价格:0



 黄芩种植前景效益简介及栽培种植技术
  黄芩适宜北方大部分地区种植。黄芩由于需求量大,价格近些年一直保持稳中有升。在河北安国,山东可以春天(4月中旬)种植,也可以收完小麦播种,秋后收获。在干旱地区可雨季播种(撒播),不施肥、不浇水,不除草,让自然生长,3年可以收获,每亩产量150-200公斤。适合大面积种植,好地一年收获,次地可多年收获。收获后晒干即可,不需其他加工。
  许多地区生长1年就采收,春播亩产250-300公斤,夏播亩产200-250公斤,每亩用种子1.5-2公斤。现市场价格11-13元/公斤,当年亩收入春播2500-3000元,夏播2000~2500元左右。如2年收获,加上种籽收入,效益更为可观。不间苗,可打除草剂。鲜货、干货均可出售。适宜机播,大面积种植。
  黄芩为多年生中药材。一年至五年收获均可。黄芩以前多为野生,在北方各省均有分布,随着用量增大和无序采挖,野生产量逐渐不能满足市场需要,90年代开始至今,家种黄芩逐步开展,逐渐形成了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四大产区,价格在15元/公斤,并一直保持在此价位比较稳定,中间随产新迟早和供求余缺略有波动,总体变化不大。
  黄芩2008年下半年以来,家种黄芩不断有生产厂家、提取企业在市场求购大货,纯干货8.5-9元,鲜品最高3-3.2元。不仅安国药材市场如此,经我们询问其他市场及主产区,均有提取的生产企业或他们的供应商,数月来不间断的购进黄芩。黄芩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可以直播也可以育苗移栽,适应性很强,生长期1-5年,中间随时可起挖。生长的年限越长产量越高,质量越好,价格越高。家种黄芩进入10月中旬开始产新,价格平稳。现甘肃产地有提取厂家收购鲜品,河北安国也有商家收购。价格在3-3.6元/公斤,折干10-12元/公斤.近两年,黄芩提取物畅销,黄芩鲜品走销量大,若今秋提取厂家继续大量收购鲜品,明春黄芩价格将再上一新台界.
  栽培种植技术
  生长习性:适应性较强,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冷,怕积水,喜阳光,不择土壤,一般土地都能种植,优以排水良好的疏松肥沃土地种植较佳。
  繁殖栽培:分种子繁殖法与分根繁殖法两种。
  1 、种子繁殖:分秋播春播,秋播比春播出苗早,出苗齐全。晚秋作物收获后,大田施足基肥,深耕一尺左右,整平耙细,按行距 1.2 尺至 1.5 尺条播或撒播,深度 0.5 寸,保持干湿适宜,亩用种 2 斤, 15 天左右出苗。作畦育苗移载,春育秋载,消明前后下种,八九月份移载于大田。
  2 、分根繁殖:选两年生根作种,载前截成 3 寸长小段,头朝上,勿倒置,按株距 8 寸至 1 尺穴载大田,每穴 1 至 2 段,复土压实,亩用种根 50 至 70 斤, 20--25 天可发芽出苗,苗高 3 寸,查苗补缺,松土除草,分期追施化肥,饼肥,旱浇涝排,根茎繁殖者,当年即可开花结籽,如不收种,要剪去花枝,以利养分集中于根部生长。
  病虫害防治:黄芩秋水易引起根腐病,初期须根发病,不易觉察,随病情发展主根易引起根腐褐烂,病斑向根茎部扩展,导致叶片枯萎。防治根茎载前用甲基托布津浸种。发病期用多菌灵叶面喷施 2 至 3 次。虫害有蚜虫,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敌百虫,乐果,菊脂农药等均可防治。
  采收及加工:黄芩生长 2 至 3 年后,秋末春初即可收刨,采挖时勿挖断主根,选无病虫害,直径在 5 厘米左右,条粗细两头停的匀根条,以长 20 厘米为宜,撞去粗皮,单晒出口,余下为枯芩,去茎叶晒至全干入药。
  一般高产 600 斤左右。

栽培:⑴气候土壤
  黄芩宜温暖而稍带寒冷的气候,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为好。
  ⑵种植
  三月下旬至4月中旬用种子繁殖。播种前深翻土地,施腐熟堆肥或人粪尿、草木灰等作基肥。条播或散播,条播的行距约30厘米,播后覆盖细土1层,浇水。约15天左右出苗,苗高10~15厘米时即可定植。一般在9月或4~5月定植。作宽约60厘米的畦,按行距30厘米、株距约25厘米开穴。每穴栽苗1株,覆土轻压。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宜选择地势高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以及地下水位较低的中性至微碱性的砂质壤土或腐质壤土种植。地选后,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厩肥2500公斤加过磷酸钙50公斤作枯肥,深翻土训30厘米以上。于播前,整细耙平作宽1.3米的高畦;北方可作平畦。开畦沟宽40厘米,四周开好较深的排水沟,沟深底平,以使排水畅通。
  2、移栽 黄芩于10月地上茎叶枯萎,翌年4月萌发返青。应于秋季土壤封冻前或第2年春季萌芽前移栽。在整平耙细的畦面上,按行距25~27厘米开横沟,将挖取的种苗,按大小分成两级,分别按株距8~10厘米垂直栽入沟内,以根头在土面下3厘米为度。栽后填土压紧,及时浇水,再盖土与畦面齐平。
  田间管理:随时除草,定植后松土、培土、追肥2~3次。开花期除留种植株外,须随时摘除花蕾。留种应选择2~3年生、以育良好的植株。
  病虫害及其防治
  1、叶枯病 危害叶部,发病初期,先从叶尖或叶缘出现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后迅速自下而上蔓延,严重时使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1)冬季收获后,清除病残枝叶,消灭越冬病原;(2)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1:1:120波尔多液喷射,每7~10天1次,连喷2~3次。
  2、根腐病 8~9月发生,初期只是个别支根和须根变褐腐烂,后逐渐蔓延至主根腐烂,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1)雨季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2)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病株。
  3、菟丝子病 6~10月菟丝子缠绕黄芩茎杆,吸取养分,造成茎叶早期枯萎。
  防治方法(1)播前净选种子;(2)发现菟丝子随时拔除;(3)喷洒生物农药“鲁保1号”灭杀。
  三、采收及初加工规程研究
  采集:春季至夏初采收(秋季亦可)。选生长3~4年的植株。将根挖出后除去茎苗、须根及泥土,晒至半干时撞去栓皮,再晒至全干。
  药材:干燥呈倒圆锥形,扭曲不直,长7~12厘米,径约1~2厘米。表面深黄色或黄棕色。上部皮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皮细,有顺纹或细皱纹,上下均有稀疏的疣状支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深黄色,中间有棕红色或棕黑色朽片状,习称“枯黄芩”或“枯芩”;或因中空而不硬,呈劈破状者,习称“黄芩瓣”。根遇潮湿或冷水则变为黄绿色。无臭、味苦。以条粗长,质坚实,色黄,除净外皮者为佳。条短,质松,色深黄,成瓣者质次。
  主产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陕西等地。此外,辽宁、黑龙江亦产。
  四川、云南所产的黄芩,为植物滇黄芩的根。药材外形相似,但较细,直径一般约0.5~1厘米,常有分枝,断面为极明显的黄绿色,质量较差。
回顶部